暮春时节,细雨绵绵。
皖北腹地,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某战术训练场内,一场庄重的祭奠仪式正在进行,学员王飞望着眼前的墓碑,思绪纷飞。
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参加祭奠仪式,但他还清楚地记得,第一次参加祭奠仪式时的场景。
那是去年冬天,他进行坦克战术课程学习期间,也是他第一次进入该战术训练场。
深冬皖北的山野,格外寒冷。结束一天的战术训练,常常手脚冻得僵硬。湿冷的环境,紧张的训练,无一不令他印象深刻。
课程结束后,他和战友一起跟随主课教员来到这里——79.3高地。
“同志们,今天我们来到79.3高地,共同祭奠我军装甲兵战术教学的先驱——乔松副校长和王建民副院长……”伴随着主课教员的讲述,一段履职尽责、激情奋斗的光辉历史,在他眼前——浮现。
1978年,校区的前身坦克学校,刚刚复建, 面对当时训练条件匮乏和环境艰苦的问题,尤其是战术训练,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,很多课目无法展开,心意如焚的乔松副校长,带人走遍皖北大地的山山水水,最终找到了这片适合坦克分队战术训练的场地。
这片土地上的连绵群山和起伏丘陵,正是坦克战术训练的极佳场地。75年前,淮海战役主战场就在这片土地上开辟,数以百万计的小推车,推出了伟大的胜利。
场地选好后,他顾不上休息,立即带领大家投入到建场劳动中,与官兵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经常是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,论证教学方案、明确授课地点、完善作业内容,只为尽快使场地投入使用,让战术教学不再“纸上谈兵”。
在他的带领下,场地很快投入使用。此后,每批学员进场,他都亲临教学一线、解决教学难题,并对学员、教员的生活嘘寒问暖,感动和鼓舞了一波又一波进场驻训的学员和教员。
1981年,乔松副校长离休。从法国装甲兵部队访问归来的王建民副院长接续奋斗,积极借鉴当时西方国家作战训练的先进理念,为学院的顶层设计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出谋划策、谋篇布局,为装甲兵教学训练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生命弥留之际,二位老首长分别对儿女交代:“我死后,就将骨灰埋在我生前战斗和工作过的战术训练场——79.3高地顶端……”在这里,他们仍然可以注视着一波又一波的学员成长为共和国优秀的军官。
榜样的力量穿越时空,先辈的事业永续传承。“同志们,两位老首长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,但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进。今天,你们在这里学战术打牢素养;明天,你们将奔赴部队,为装甲兵事业建设贡献力量!”
主课教员的结课寄语,让在场的学员感慨万分。这场祭奠仪式,也成了该教研室教学的一项光荣传统——每批学员战术课程结束后,主课教员都会带领大家来到79.3高地,上好这最后一课,缅怀两位老首长奋斗工作的光辉历程,接续传承他们立足岗位谋发展、脚踏实地做贡献的崇高精神,积极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事业。
“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,我们接续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!”第一次参加完祭奠仪式后,王飞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。
这句话,不仅是感慨,亦是无声的激励,每次翻看时,都会在他内心升腾起一股难言的力量。
先辈已逝,却从未远去。“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,我们接续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!”该学员队荣誉室里,珍藏着一批批学员拼搏奋斗的奖杯,定格着一幅幅敢打必胜的精彩瞬间……两位老首长不怕困难、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,滋润着一代代装院学子的心田,激励着他们砥砺奋进。
前不久,就在79.3高地不远处,装甲侦查分队指挥专业的学员们,正在展开对抗演练……
崎岖不平的山地,坦克履带碾过,留下一串飞扬的沙石。新型无人机呼啸而来,在步战车上空盘旋侦察,地空协同,滚滚钢铁洪流呼啸冲锋:
“前方遭敌炮火拦阻射击,侦查组迅速将无人机升空,进行地形搜索,查明炮火拦阻范围和道路破坏情况”,流畅的命令下达,沉着的情况处置,任何战场需要的素质能力,无一不是千万次实践积累出来的。
从战术理论到沙盘作业,从集团研究到实车演练,他们在先辈曾奋战过的热土上,勤学苦练砺就胜战本领。汗水终将换来“收获”的果实,首次参加战术考核,全员就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每次训练,学员们都是一身土一身泥,双手也常常冻得破皮。冷吗? 累吗? 苦吗? 坚持不住的时候,大家都不约而地同想到那块精神丰碑——79.3高地,想到那些为强军事业奋斗终身的先辈们。
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。当年,两位老首长面对问题和困难,选择用自己的一生来奋斗。
如今,强军事业更处于关键时期,大变革带来大挑战,大挑战需要大担当,摆在新一代装甲兵人面前的使命更光荣,任务更艰巨。
时间,脚步,征程。寒来暑往,脚步匆匆的铁甲学子,正向着新时代强军目标发起冲锋; 向前看去,毕业演习的全面考验,正等待着他们铁骑亮剑。
是什么力量,始终激励着你奋斗不止? 有战友问王飞。
他的回答不假思索:“当兵前,家人叮嘱我到部队好好锻炼,来到部队,我才真正明白,军人生来是为打仗的!想到老连队曾经牺牲的战友,想到为强军事业付出毕生的先辈,心中始终激荡着一种使命感,再苦再累都值得。”
归途中,他看向窗外,远山巍峨耸立,淮河潺潺流淌。先辈已逝,化作春雨,他们的精神传承永存,滋养着每一名铁甲学子内心的种子,生根发芽,悄然生长。(陈一国 祝子安 刘潜润)